桃树,花椒树,流胶病,也可包括杏,李等作物。主要原因是,营养筛管受损,导致流胶现象,如机械损伤,嫁接换头伤口部位,冻伤,晒伤,虫害,病害,旱灾,水涝,产量过大,都是引起流胶的主要因素,
预防:
1、减少机械损伤,修剪留桩修剪,晴天修剪,伤口风干的快,容易愈合,避开阴雨天修剪。
2、大树尽量减少换头,接穗导管筛管于砧木导管筛管错位处易流胶。
3、冬季涂白可防冻伤,还可减少病虫害。
4、预防晒伤,既要通风透光,还要预防晒伤,可用杂草把直晒处遮住,也可留些背上小枝遮挡阳光,防治日烧。
5、旱灾果实用水份最多,向根下通过筛管送下的养分水分就少,所以筛管因干旱而萎缩形成流胶现象。产量过大,营养供给果实就多,向根部输送的养分就少,筛管饥饿而萎缩,产后负担减轻,养分不能正常向根部输送,筛管破裂而流胶。
6、同样道理,虫害,如蚧壳虫,哈虫(串皮虫),天牛都可能对桃树筛管造成损伤而流胶。
7、病害如细菌性病害,真菌性病害,腐烂病处,干腐病处,溃疡病处,都是筛管受损而流胶。
8、涝灾水分过大,根系呼吸困难,导管筛管不能正常运转,由及是筛管水分过大而爆裂,形成流胶病,所以一句话就能讲清,都是营养筛管受损,出现流胶病。不知你看懂了没有。
果树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和骨干枝上,有时在桃树枝梢上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,对桃树的生长和结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,致使树势衰弱,降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,发病严重的桃树会出现死亡。
侵染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枝干上,也可危害果实。一年生枝染病,初时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疣状小突起,后扩大成瘤状突起物,上散生针头状黑色小粒点,翌年5月病斑扩大开裂,溢出半透明状黏性软胶,后变茶褐色,质地变硬,吸水膨胀成胨状胶体,严重时枝条枯死。
多年生枝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,并有树胶流出,受害处变褐坏死,严重者枝干枯死,树势明显衰弱。果实染病,初呈褐色腐烂状,后逐渐密生粒点状物,湿度大时粒点口溢出白色胶状物。

引起桃树流胶的病因,以往一直被误认为是生理病害起主要因素,因而防治很不理想。研究确认,桃流胶系由真菌侵染引起,即由葡萄座腔菌和桃囊孢菌(属子囊菌亚门真菌) 侵染所致。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树干、树枝的染病组织中越冬,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借风雨传播,并且从伤口或皮孔侵入,以后可再侵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