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热爱钙果的科技工作者引种经历让他很愤怒!

王老师中午好,这条微信是春季发给我把兄弟的,称为《红叶钙果》属于笔误,长春农科院的李峰老师在九十年代育成过密枝红叶李,用于绿化建蓠用。和紫冠欧李比有很大差别。前几天我山上的紫冠钙果也成熟了,通过品尝,我心里有许多疑问,这几天一直和周玲联系(育种者女儿)(在他手买的种条大约二万元)。给他打电话发微信都不回,咋天又把我拉黑了,我想讨个说法,就把过去的微信发给许多专家和朋友,让大家一发表一下看法,更重要的是我们看了他的新品种签定材料,我们才买的这个品种,所以我们心里更不平衡,我们被山东周某和国家林业专家联手坑了,我们必须要个说法。而且被我误导的引种人很多…。不能让国人再被骗… 谢谢王老师。

我收到来信,很有同感。 因为欧李产业化开发过程中,多人很热爱钙果事业而努力去开拓创新而上当受骗: 第一次在宁夏中卫因界入传销被取查除,隨后山西也发生过因根癌病毁园而一审赔偿损失九百万,第三是山东泰安田华东,被骗全国南北果农近亿元…

2014年我去过济南周的园区,同去的有欧李人团队王大山、何卫军…,原先周申报的四个钙果品种即济欧…七月紫…都没有检测报告,回来时他托我们采样在郑州果 对四品种进行各项含量测定,检测费3500元。
四个检测报告 隨后周要报告,我说打款邮去即可,他说,我已通过品种审定,钱我不岀…至于那四个品种如何到底如何?… 其实,钙果品种“七月紫”就是麦李…
关于“紫叶钙果”一事: 该品种据审定专家组介绍,同前次一样过程,检测报告并未检测钙含量。高价引种经多人品尝共认是紫叶李,为何又能成为紫叶钙果呢?品种证书又是怎么写的?而且还是国家林业局发的。 后来,我同专家组交流查证:证书写的是“紫冠”,并未说是“紫叶钙果”果或紫叶欧李。
次年专家组告诉我,王老师原先鉴定的“紫叶钙果”,我们做了DNA检测,和钙果根本就不沾边。
次年专家组告诉我,王老师原先鉴定的“紫叶钙果”,我们做了DNA检测,和钙果根本就不沾边。
事实告诉我们:检测说明就是紫叶李,也并非杂交育成。更说明一位老农为了×而做的恶作剧!骗了专家骗了国家,骗了国人! 悲伤悲哀!!
|